化工企业变更管理实施规范
Code for management of change
for chemical enterprise
T/CCSAS 007-2020
2020.10.10 发布 2021.01.01 实施
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团体标准
变更(change)
是指任何与化工过程相关的改造、停用、拆除或非同类替换的改变,以及对经过评审的 管理方式 和 人员情况 等进行的调整。
※ 包括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公用工程、备件、材料、化学品、生产组织方式和人员、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的改变。
※ 包括小改小革,只要与以前不一样,都算变更。
基本要求
1.建立管理 流程 ,用于实施和控制所策划的、影响过程安全的变更。
2.建立健全变更管理 制度 ,明确变更管理各个环节的组织方式、人员安排和保障措施。
3.要将 所有 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公用工程、备件、材料、化学品、生产组织方式和人员、组织机构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纳入变更管理范畴。
4.变更的具体内容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原辅材料(包括助剂、添加剂、催化剂等)和介质(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工艺路线、流程及操作条件,工艺操作规程或操作方法(包括物料投加顺序),工艺控制参数,仪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报警和联锁值的改变),水、电、汽、风等公用工程等方面的改变。
(2)设备设施变更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非同类型替换(包括型号、材质、安全设施、设备运行参数的变更),布局改变,备件、材料的改变,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计算机及软件的变更,电气设备的变更,增加临时的电气设备等方面的改变。
(3)管理变更主要包括安全和生产相关的关键岗位人员、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机构、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和标准、生产组织方式等方面的改变。
5.在具体的管理系统中,对上条所规定内容有专项管理的,可将该部分内容纳入具体管理内容中,管理流程也应包括风险评估、审批、实施、关闭等工作环节,而且要在变更管理制度中进行说明。
※ 比如“承包商的管理”,变更的具体内容中是包括这一项的,但是我们可以把它拿出来,单独进行专项管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i)变更流程要包括对承包商管理的评估、审批、实施、关闭等全部工作环节;(ii)在《公司变更管理制度》中要加以注明。
(1)基于内容,区分为工艺技术变更、设备设施变更、管理变更。(第4条)
(2)基于期限,区分为永久性变更、临时性变更。
(3)根据设计复杂程度、带来的工艺危害、安全健康影响、环境影响、财务影响等多方面风险性影响因素,明确一般变更和重要变更的划分标准和管理要求。
(4)根据变更的重要性及实施后可能存在的影响程度,制定和完善变更的分级标准,明确不同等级变更对应的审批程序和风险评估方法。
7.明确各种变更的管理权限,按管理权限进行变更审批。
8.对因变更实施造成的安全生产信息进行调整,及时更新变更管理档案。
9.将变更带来的操作或管理上的变化对可能受变更影响的单位和人员进行培训和告知。
10.对变更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审核与持续改进
变更管理是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之一,贯穿于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全生命周期,是实现本质安全的一个关键环节。通过实施有效的变更管理,使企业能够尽可能减少或杜绝因变更所引发的安全事故,推动化工企业自身的安全可持续发展。
变更管理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针对化工过程中的变更,运用有效的资源,进行有关的策划、计划、组织和控制等方面的活动, 实现人员、工作过程、工作程序、技术、设施等方面的改变,达到控制变更风险的目的。
1.建立变更管理台账,对变更进行记录,及时跟踪检查变更的实施过程。
2.组织变更相关的培训,确保相关人员了解、掌握变更管理制度、工作流程。
3.对变更情况进行统计,评估变更效果,定期组织审核、统计分析,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