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冀衡集团安全环保社会责任报告
一、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责任的承担者。2024年我集团多措并举保证了安全生产正常运行和全体员工的生命健康。
1.安全目标
集团安全生产控制目标为“无死亡、无爆炸、无火灾、无重大责任事故,无重大安全隐患,控制千人重伤率≤0.6‰、轻伤率≤3‰;不被上级应急管理部门通报、处罚、挂牌督办、查封、媒体曝光、列入政府部门的违法信息库、纳入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和黑名单”。为了实现安全目标,以集团肖董事长为首逐级签订了2024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及安全承诺书,各公司也层层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了各公司、各部门的管理责任,提高了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思想意识,落实了主体责任体系建设和安全标准化及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了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2.安全制度建设
为了公司的规范管理、科学运营的有效保障,为了集团深化战略发展、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的需要,为了企业更好的适应环境变化,向管理要效益的需要,重新梳理修订了安全管理制度。
推进异常工况安全处置及报警管理管理工作。督促各公司制定完善了相关制度,在集团领导的指导下,各自评选出三个异常工况安全处置方案在集团进行研讨评审、演练。督促各公司消减各类报警频次并落实了考核。
3.安全资金投入
集团安全资金累计投入3064万元。主要用于安全防护和紧急避险设施设备、安全生产检查及整改、安全生产信息系统软件及网络安全技术、监测检验、安全防护用品、消防设施、职业健康等方面。
近三年来集团安全资金累计投入分别为1506万元、3109万元及3095万元。
4.安全教育培训
完成了《异常工况处置准则》、《化工企业工艺报警管理实施指南》等规范标准及三项制度全员培训考试,并持续跟进了监督检查及考核。梳理统计了历年安全生产责任事故案例并进行了警示教育考核。全年累计培训23624人次。通过开展6月安全月各类安全文化宣传及集团“安全之星”评选活动,提高了全体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及操作能力。
5.应急救护
制定并完善了危险岗位现场处置方案及所有岗位异常工况处置方案。“两重点一重大”实时数据采集、预警检测系统运行正常。严格落实了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与管理。强化了危险岗位、重点部位的应急处置演练。协助市区局组织开展了全市应急比武活动,各公司均取得了较好成绩,包揽了四个项目的第一、第二名,提升了应急队员的应急素质能力。
节假日期间,集团加强劳动纪律及工艺纪律,各公司严格执行了厂级领导带班、值班制度,确保安全生产突发情况能够得到妥善的应急处置。
7.职业健康
集团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职业健康工作,对职工进行了健康教育,提高了职工的职业健康意识,完善了职工职业卫生健康档案。定期对生产现场职业危害因子进行了监测、公示,对接害岗位2042人次进行了职业健康体检均正常。
集团各级领导干部及全体员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今后将进一步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推进本质安全体系和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加大防护用品和职工职业健康监护的监管,稳定集团的生产经营,保障职工的身心健康,促进整个企业乃至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环保减排与节能
1.环境目标
2024年集团各公司通过加强环保管理,严格控制各项生产工艺操作指标,实施环保清洁文明生产,实现了环保工作既定的方针目标。即:各项污染物均达标排放、未发生任何环境污染事故及职工中毒事件、未被省、市环保等相关部门通报、处罚、挂牌督办。
2.环保资金投入
2024年集团开展无泄漏清洁文明绿色工厂创建,共完成改造项目53项,总计投入环保治理资金2192万元,厂区环境进一步得到了较大提升。
通过落实各项环保技改及管理措施,有效减少了废水排放,控制了扬尘无组织排放,减少了气味外溢现象,职工的操作环境及周边大气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3.节能减排
集团各公司加强了雨污分流,采取修理明渠,雨水收集等措施,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实现了节能减排。
各公司严格管理废气环保设施运行,及时更换吸收液,确保了废气排放浓度远低于国家标准限值,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废气低浓度排放。
4.监控体系
集团各分、子公司环保设施及在线监测运行正常,在线监测设施三级联网并公开监测数据。
各公司废气排放口、废水排放口、厂区扬尘均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确保了在线监测数据可以实时联网上传。
各公司定期维护上传环保网站平台信息。
5.社会监督
集团各分、子公司全年未发生任何环境污染事故,各项环保生产指标运行正常,环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顺利通过了国家、省、市等各级环保部门的现场检查。
制定了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按照省、市环保部门的工作部署,在全国“两会”、“双节”等重要节假日期间和“重污染天气”做到了按照制定的应急预案进行限产等减排措施,使厂区周边环境质量进一步得到改善,进而维护了整个衡水市的环境空气质量,履行了企业应负的社会责任。